2001年以来,教育部和吉林省政府签订共建协议,持续支持金沙发展建设。2021年1月,吉林省政府与金沙签订省校共建战略合作协议,4月,学校党委书记、校长分别到全省9个市(州)实地对接合作事宜,标志着金沙深化省校合作,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。多年来,金沙2004路线js5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党委决策部署,肩负使命,积极谋划,承担责任,在人才培养、平台建设、项目推进、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。
原亚萍,中共党员,金沙2004路线js5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吉林省第六批拔尖创新人才,金沙唐敖庆学者,获吉林省教书育人楷模、长春市巾帼建功标兵、金沙三育人标兵等荣誉称号。2013年,原亚萍的先进事迹被中国教育电视台采访报道。
原亚萍教授选育玉米品种
一、扎根田野,科研结硕果
原亚萍教授一直从事玉米遗传改良和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的研究,作为带头人组建了一支由遗传育种、生理生化、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团队。起步阶段,从育种材料收集到试验平台搭建,她都亲力亲为。每到暑假,正是玉米授粉季节,她整日穿行于玉米田间,草帽、靴子是她的标配。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,在全国玉米遗传育种大会上,原亚萍多次作主题报告,介绍其在玉米耐冷及体细胞胚胎发育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。带领团队选育的玉米品种吉大218、吉大219获国家审定,吉大101获省级审定。主持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其它省部级项目20余项,累计科研经费1500万元。获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、三等奖各2项。2021年原亚萍教授所带的研究平台被省发改委授予“吉林省作物生物技术育种工程研究中心”。
原亚萍教授在全国玉米遗传育种大会做报告
金沙玉米育种团队
二、教书育人,为师亦为友
原亚萍教授坚持科研反哺教学,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。创新教学方法,把书本知识搬到田间讲授,用科研最新成果丰富课程内容。其承担的《遗传学》课程获立金沙创新示范课,《细菌与病毒遗传》获吉林省多媒体课件一等奖,国家电化教学竞赛三等奖。
原亚萍教授在田间授课
坚持品德兼修与科研能力培养。原亚萍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分子生物学理论知识和试验技能,也要熟悉大田试验的选育流程。依托博士联合培养模式,选送优秀博士研究生到康奈尔大学、华盛顿州立大学等知名高校深造,他们陆续学成回国。毕业学生已成为各自岗位的中坚力量,其中杨光博士成为利马格兰公司育种家,刘建波硕士毕业后担任中种迪卡公司种植大户经理。
原老师学生刘建波在指导玉米种植大户
坚持和学生做知心朋友。原亚萍教导学生,要做人诚实,做事踏实。学生们在学业、生活及感情上遇到问题,都愿意找原老师诉说。受疫情影响,2021年春节,原亚萍带领团队与留校学生一起包饺子过大年,让远在他乡求学的莘莘学子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。很多学生毕业后专程回到母校,向原老师汇报个人的成长历程,感谢在校期间的关心爱护。
玉米团队教师与学生一起过春节
三、校企合作,科技增动力
燕麦在吉林省白城地区种植广泛,但受自然气候影响,普遍采用一年一熟种植方式,土地闲置期为2-3个月。为解决一年两熟问题,原亚萍教授将生物技术有效应用到常规育种中,克隆了燕麦光不敏感基因,开发其分子标记,为燕麦两熟品种的选育提供解决方案。2021年5月金沙党委书记姜治莹在白城市对接省校合作项目期间,对该技术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给予高度肯定。
金沙党委书记姜治莹调研燕麦合作项目
在与学校重点帮扶的通榆县涉农企业对接过程中,原亚萍带领李世鹏等团队骨干为天意集团量身定制“鲜食玉米栽培技术示范”项目,示范面积3公顷,全程采用绿色种植技术。经专家检测、评鉴,示范种植的鲜食玉米营养丰富,口感糯、粘性大、香气浓、品质优,为后续大面积推广种植打下基础。天意总经理于海娟表示,鲜食玉米已经达到出口韩国、日本等国家的标准,有助于开拓国际市场,提高企业经济效益。
鲜食玉米项目鉴评会
“耕耘大地为振兴 丹心教书育桃李”。原亚萍教授扎根大地,一丝不苟,甘于寂寞,在玉米自主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,在服务社会的征程中倾尽全力;在教学上,一心扑在教书育人事业上,为国育才,悉心指导,因材施教;在生活中倾力相扶,为团队老师和学生解后顾之忧。用自己坚实的行动正在谱写着一名教育工作者的绚丽华章。
原亚萍教授团队收获玉米